您可以输入30

债券

您所在的位置:
4月债市为何调整?多因素冲击是主因
 

  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对长端造成压力。在下游地产需求的拉动下,3月房地产投资回升,加上基建投资的助力,经济基本面改善。而作为领先指标的3月社融和信贷数据再度多增,经济短期复苏和通胀预期升温,对长债均不利。

  资金面趋紧,营改增带来冲击。4月资金面面临大量MLF到期、企业缴纳所得税、传统财政存款上缴等因素,加上MPA对银行资金拆放有影响,以及央行仍维持紧平衡的货币政策,对利率债短端和杠杆策略不利。另一方面,5月开始的营改增也加剧了4月利率债调整,包括回购征收增值税是否会导致货币利率上行,政金债利息缴纳增值税是否会扩大其与国债的利差等。

  信用事件频出,道德风险升温,“信仰”动摇下的踩踏。铁物资168亿债券暂停交易打破国企信仰,债转股加深了对违约道德风险的担忧,而城投债也存在提前偿还的潜在损失。放眼望去,各类券种都有隐患,信用风险的升温,直接导致了4月信用债市场的大跌。

  杠杆上的债市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我们此前的报告中一直强调,当前债市建立在高杠杆上,一旦资金面波动、信用风险加剧,容易造成抛售踩踏和大幅调整。事实上,4月中下旬,面对违约风险和估值调整,不少债券基金被赎回,信用风险向流动性风险蔓延,从信用债下跌传染到利率债被抛售,叠加机构“去杠杆”的放大效应,债市调整来势汹汹。

  注:本信息仅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仅供参考,据此投资风险自负。

(摘自中国证券报
【关闭窗口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