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半年或有2.2万亿元债券到期偿付的消息,牵动债券投资者神经。机构投资者忧虑的是信用债违约事件进一步发酵。上半年,频频爆发的信用债违约事件让债市一度重挫,打击了机构投资者信心。
在“刚性兑付”已然打破的当下,如何应对下半年天量债券到期潮?多位受访的基金经理步调一致地选择了转战高等级信用债。在他们看来,下半年可能出现更多信用违约事件。对机构投资者来说规避个券“黑天鹅”事件是当下最重要的工作,这种情绪发酵会推动资金不断涌向高等级信用债,进一步拉大债券市场中的信用利差。
在下半年或出现更多信用违约事件的预期下,基金经理普遍认为,个券的估值将会出现明显分化,而资金会更多扎堆于低风险的高等级债。
海富通债券基金部总监陈轶平指出,下半年2.2万亿的债券到期给市场带来的影响是分化的。对于低等级债券来说,债券的偿付和续期遭受挑战,违约风险或进一步暴露,但对于高等级债券来说,随着大量债券的到期,退出的资金将使资金面更为宽松,影响偏正面。他表示,比较看好长久期的利率债和高等级的信用债,目前国内破产清算的过程较长,且以风险换收益的低信用债交易市场还没有培养起来,当前背景下投资高等级债的性价比更高。海富通基金旗下债基投资于高等级信用债,债券到期现象预计对基金操作影响不大。
值得关注的是,虽然天量债券到期潮给了市场较大的心理压力,但在历经上半年频频出现的信用违约事件导致债市大幅调整后,部分基金经理对后市操作的乐观情绪反而逐渐升温。
万家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唐俊杰认为,当前经济基本面对债市走牛的支撑正在加强。上半年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,基建与地产同时发力,经济出现阶段性复苏,债市因此出现一定幅度调整。随着工作重心回到“调结构”、基建对基本面的支撑边际减弱、房地产市场持续复苏出现不确定性、后期地产投资增速走势不乐观、民间投资持续走弱、5月金融数据显示社会融资大幅减少以及5月通胀回落幅度超市场预期等众多基本面因素影响下,债市有望再度走出慢牛行情。不过,短期内偏稳的货币政策、偏高的无风险利率中枢、偏多的供给依然对收益率下行产生较大压力。
博道投资指出,从基本面来看,社会融资增速大幅放缓,民间投资下滑,通胀维持较低水平等因素,让债市的基本面无忧;而从资金面来看,央行的货币政策依然稳健,短端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,二季度末债券供给较多,随着半年时点的临近,资金面易紧难松。此外,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,人民币阶段性贬值预期对所有资产都有负面影响。综合以上各种因素,随着风险偏好下降,债券市场可能先跌后涨。
在对债市预期逐渐回暖的背景下,机构投资者开始挖掘下一阶段的投资机会。陈轶平表示,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,可转债处于相对低位。除一些题材股外,很多可转债的预期收益率已经是正的。从历史过往经验来看,现在的可转债价位处于相对低位。不过,虽然可转债的价格处于低位,但可转债的供应量未来可能上升,对可转债市场的供需会产生一定冲击。即使如此,在绝对收益的债券类产品中,可转债是较好投资品种。
|